月薪过万的建筑业,为何难觅90后?
发布时间:2022-07-01 浏览:966次
愿意从事建筑、装修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在变老。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为27.3%。据工人日报在2022年3月18日的一则报道,出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的考虑,全国多地发文规范,要求“超龄”工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工作,已有的超龄工人要清退。超龄的标准大致定在男性60周岁以上。当时,“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10年后,当现在建筑工人中的主力军不得已进入因超龄而被清退的行列,届时谁来为我们修路造楼?这或不是危言耸听。近日,安徽省发布新政,提出柔性用工管理,分岗位确定用工年龄,避免建筑行业农民工“超龄”一刀切;对“超龄”工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安全教育。6月15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该新政将于今年7月1日施行。新政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中,安徽省住建厅要求, 各地要实行柔性用工管理,分岗位确定用工年龄,避免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一刀切 ,并对超龄工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安全教育。据工人日报24日报道,来自安徽阜阳农村的李师傅今年刚满60岁。由于身份证上登记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几岁,早在两年前,他就被施工单位拒绝过。不仅如此,他在应聘保安岗位时也遇到了“卡年龄”的情况。“他们担心年纪大容易突发疾病,但我每年都体检,身体好着哩!”李师傅觉得自己明明还能干得动,并不想那么早就回老家休息。另一方面,增加收入、为子女减轻负担也是摆在他眼前的现实压力。超龄农民工逐步从工地退场也可能加剧建筑行业“用工难”。据安徽同济建设集团工会主席刘长丰介绍,建筑工人面临年龄断层,一方面,年轻人不愿意进入或留在建筑业;另一方面,部分工人因年龄较大无法再从事施工作业,企业正在流失大批已有劳动力。如何避免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一刀切?刘长丰认为,应由政府牵头,针对建筑行业特点,根据工种划分用工年龄。如涉及登高作业、重体力劳动等工种,仍需要有严格的年龄界限;而对于建筑业内勤岗位、部分管理岗位等,年龄可适当放宽。实际上,除了安徽,此前也有少数城市在文件中就已明确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而非“一刀切”。例如,2021年,成都市住建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年龄超过60周岁的从业人员,应当参照驾照年审方式向用人单位提供健康证明(有效期1年)。用人单位要对大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进行核验,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不宜从事高危险性、高风险性岗位。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逐年提高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工地?由于工资相对较高,新生代农民工又不愿在工地掏力,建筑施工行业日渐成为大龄农民工的首选。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8.2%,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近5年来,农民工平均年龄逐年提高,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也不断提高。2017年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1.3%,2018年、2019年、2020年占比分别为22.4%、24.6%、26.4%。今年6月,光明日报一篇文章发问称,“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工地?”。文章称,国家统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调查队的数据显示,传统的建筑业从业者更多的是集中在高龄农民工中,其中30岁以下群体中从事建筑、装修的占15.0%,而50岁以上人群的占比则为42.7%。另据统计,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2岁,2017年为43.1岁, 10年时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 从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现在愿意从事建筑、装修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方面,90后普遍不愿意再从事这些建筑行业的重体力工作;另一方面,国有建筑企业已经不再招6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事重体力工作了。这也意味着,建筑行业中的“断代”情况越来越凸显。本月初,工人日报也报道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国有建筑公司的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在他们公司工地从事重体力工作的5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比超过60%,40岁以上、50岁以下的占30%左右, 基本没有90后在干体力活,90后都是从大中专院校招进来从事安全检查、测绘、放线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监工。 “瓦工、木工、钢筋工每个月的工资都过万元,但90后农民工不愿意再从事这些建筑行业的重体力工作,‘断代’问题突出。”该业内人士说,国有建筑企业已经不再招6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事重体力工作了。“目前,建筑工人群体广泛存在老龄化严重、流动性高、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等问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业劳动力供给量预计会持续下降,行业可能会面临持续的、全局性的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企业也将长期面临‘用工难’窘境。同时,到2025年45岁以上建筑工人占比预计将接近50%,建筑工人‘老龄化’现象在不断加剧。”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陈敏曾在多次公开场合表示。当城市留不下,乡村没钱赚时,大龄农民工该咋办?央广网曾评论指出,如果返乡,他们也要面临就业和收入的困境,加上没有退休金支撑,养老难以安心。“要周全妥善安排好高龄农民工的出路和保障。”根据人社部给出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全国仅有6375万农民工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占全体农民工的比重仅为22%。这其中,高龄、超龄农民工社保参与率更低。此外,超龄农民工无法缴纳工伤保险,假如遭遇工伤,如何赔偿?今年6月9日,工人日报曾报道了一个案例。耿海军老家在吉林,农忙时请假回老家,农闲时出来打工。2010年,他从老家来到大连,受聘于船舶公司当操作工,月均工资3800元。2019年,耿海军满60周岁,依照劳动法规定他应当办理退休,船舶公司无法继续为他缴纳社会保险。考虑到他工作吃苦耐劳,公司经理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干,耿海军答应继续上班。2020年3月19日,耿海军在工作中受伤,右足第二跖骨骨折,船舶公司立即将其送到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他住院两个多月,公司垫付医疗费5万余元。耿海军出院后,要求单位给自己申报工伤。船舶公司则认为,耿海军受伤时已经61周岁了,单位没有办法为他缴纳社保,这一情况在他超过60周岁时已经跟他说明,没有工伤保险,即使申报工伤也没有用。于是,耿海军自己申报工伤。2021年2月22日,大连市甘井子区人社局作出工伤认定;2021年5月,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伤情进行鉴定,结论为九级伤残。为获得工伤待遇,耿海军将船舶公司起诉到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2022年4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船舶公司给付耿海军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工伤待遇共计17.87万元。对此,船舶公司表示很委屈,不是公司不给耿海军缴纳工伤保险,而是因为他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劳动部门依照规定不给办理。现在耿海军发生工伤,全部由公司买单不公平,故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审法官苏娓多次组织双方调解。耿海军表示,公司对自己确实不错,他主动提出适当降低赔偿数额。双方达成调解意见,船舶公司在3个月内一次性给付工伤待遇12万元。耿海军的代理律师、北京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王金海认为,超龄农民工的工伤待遇全部由单位买单,不利于分摊单位和职工发生工伤的风险。他建议,对于没有享受退休待遇但仍在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应尽快出台补充工伤保险政策,一旦发生工伤,他们可以跟正常职工一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利于减轻超龄劳动者维权风险及用人单位负担。据工人日报,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敏表示,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允许为超龄人员单独缴纳工伤保险,建议施工单位能够单独缴纳的,应及时缴纳。工程建设项目应按照整个项目参加项目工伤险,先参保、后开工,可为项目上的所有人员提供保障。“此外,应对超龄人员做好入职健康体检,工作中定期体检,安排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胡敏说。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