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
欢迎订阅2023年《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杂志!
专业期刊·全年六期2023年《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刊物介绍《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杂志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主办。内容形式全面升级优化,涵盖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尾矿等多种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绿色低碳建材开发研究的信息动态,力求网罗固废利用资讯,导航低碳建材产业。大宗固体废弃物量大面广、环境影响突出、利用前景广阔,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领域。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编辑部立足新时代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专业的学术方向,积极调整办刊定位,准确把握固废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发展的脉搏,灵活设置期刊栏目,及时反映国内资源利用、绿色低碳的新思路、新动向和新成果。刊物编委会以及理事会的国内外众多专家教授及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从行业宏观发展形势到微观利用技术为刊物内容提供技术支持,充分保证刊物内容的创新性、服务性、权威性及实用性。《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杂志为大16开本,正文内容为60页,双月刊订阅方式
2023-02-03 22:04:15查看详情>> -
洛阳首批61名年轻干部即将前往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
“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多听、多看、多思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产业发展经验,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3日,在洛阳第一批到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干部动员培训会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曹磊郑重表态。当天,共有61名年轻干部参加培训,他们近期就将踏上征程,前往广东、上海、浙江跟班学习。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是洛阳市委立足发展所需、加强和改进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市委整体工作部署,今年洛阳将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分期、分类选派优秀年轻的处级、科级干部到广东省东莞市、上海市杨浦区、浙江省嘉兴市进行跟班学习。对标重点工作 分领域跟班学习如何确定跟班学习的地方?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对标发达地区是选择的重要标准。看产业发展,广东东莞在产业上谋划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依托松山湖高新区创新引领、中心城区服务发展、滨海湾新区开放合作,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看城市提质,上海市杨浦区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看乡村振兴,浙江省嘉兴市是鱼米之乡,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19 年位列浙江省第一,是全国城乡融合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这些城市都是位于全国前列的改革样本、行业标杆,为洛阳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做出了表率、提供了经验,既是洛阳学习的目标,也是前行的动力。对标发达地区,此次洛阳选派干部前往广东东莞跟班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前往上海市杨浦区跟班学习城市提质经验,前往浙江省嘉兴市跟班学习乡村振兴经验。通过开展实地的分领域对标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发达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更能把先进理念和优良作风传递到洛阳,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紧盯重点工作 力促取得实效如何选派跟班学习干部?洛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派工作的开展要基于洛阳建设发展需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树立服务大局的鲜明导向,上下联动、统筹谋划,结合中心工作开展,努力实现工作推进和干部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此,洛阳严把选派关,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需要,挑选学习能力强、适应环境快、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将其选派到相应的岗位。此次为跟班学习干部在当地安排的岗位,都是与其本职工作相近、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利于大家尽快掌握情况,真正学到对方的先进经验,联合洛阳实际转化落实。在为期半年的跟班学习期间,跟班学习干部不仅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做到对标先进、查找不足,学出真经破解洛阳的发展难题,更要跳出原有思维定式,学习发达地区干部的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和实干精神,真正以思想解放引领和带动各项事业发展。此外,在跟班学习期间,他们还将扎实开展专项调研和招商引资活动,当好洛阳招商信息的情报员,多与企业家座谈,和契合洛阳产业发展的企业进行对接,大力宣传洛阳的投资环境和比较优势,力促客商来洛考察投资。常态长效开展 锤炼干部队伍选派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有重要意义。洛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经济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是洛阳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的一项长期工作,接下来会有计划地分期、分类实施,力争为助力洛阳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得力“干将”。结合跟班学习情况,每名选派干部都要撰写专题报告,提出有利于工作创新发展的举措,力争把先进经验转化为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的举措,补足洛阳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加快推动洛阳高质量发展。
2023-02-03 22:01:23查看详情>> -
华体(中国)年产9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及30万立方米干混砂浆项目 受理公示
来源:详细信息项目名称年产9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及30万立方米干混砂浆项目受理时间:2020年10月22日--2020年10月28日企业名称华体(中国)建设地点伊川县彭婆镇申圪垱村受理日期2020-10-22办理部门审批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洛阳市永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办件状态受理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379-69352277
2023-02-03 22:00:34查看详情>> -
洛阳市第1批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公示名单
洛阳市第1批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公示名单 序号 县区 企业名称 主导产品 40 新安县 洛阳正远石化有限公司 新型静电聚结电脱水装备 41 新安县 洛阳风动工具有限公司 风电锁紧盘 42 新安县 洛阳和硕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密轴承 43 新安县 洛阳云川风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轴器、机壳 44 新安县 洛阳凯正环保工艺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压球机 45 新安县 洛阳启明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超硬材料合成专用设备(六面顶压机) 46 新安县 洛阳艾美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 制氧机 47 新安县 洛阳华科金属有限公司 制造业 48 新安县 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行业用特种陶瓷制品和高温电炉 49 新安县 洛阳美钻新材料有限公司 超硬材料合成专用设备(六面顶液压机) 50 新安县 洛阳天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集装袋、吨袋、编织袋 51 新安县 洛阳希微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磨具 52 新安县 洛阳核新钛业有限公司 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棒线材 53 新安县 河南省春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种猪 54 新安县 洛阳兆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液压脱水分离全自动压榨机 55 新安县 洛阳泰纳克高温仪器设备有限公 司 火试金灰吹炉、全自动熔样机、熔点熔速测定 仪等 56 伊川县 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农林牧渔技术推广服务 57 伊川县 洛阳日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光连接器 58 伊川县 洛阳航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线簧孔 59 伊川县 洛阳中赫非晶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其电子元器件 60 伊川县 洛阳堆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焙烧回转窑 61 伊川县 洛阳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铝卷 62 伊川县 洛阳顺祥机械有限公司 覆膜砂铸造机械设备专用铸件 63 伊川县 洛阳拜波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倍率监控变焦镜头 64 伊川县 洛阳普拉斯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 公司 有色冶炼自动化工业机器人 65 伊川县 洛阳远见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刮板输送机及配件 66 伊川县 洛阳中唯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型无水炮泥 67 伊川县 洛阳金秋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台湾风味米饼 68 伊川县 洛阳龙鼎铝业有限公司 家用箔 69 伊川县 华体(中国) 绿筑环保绿色再生胶凝混凝土 70 伊川县 洛阳永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不定型耐火材料 71 伊川县 伊川县华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钢铁冶炼用耐火材料制品 72 伊川县 洛阳三五电缆有限公司 电缆 73 伊川县 伊川宏源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氧气 74 伊川县 洛阳宇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铝扣板 75 伊川县 伊川县五丰实业有限公司 桥梁支座 76 伊川县 洛阳哈瑞肯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整机 77 伊川县 洛阳祥和电缆有限公司 大截面导线 78 伊川县 洛阳市凯尔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定型及不定型耐火材料制品 79 伊川县 洛阳亿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镁碳砖、浇注料、引流砂 80 伊川县 洛阳市云鹰塑胶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
2023-02-03 21:57:17查看详情>> -
科研成果丨新型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
成果简介水泥作为胶结充填中使用时间最久且应用最广的充填胶凝材料,具有强度发展稳定和性质可靠等特点而在矿山充填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但水泥作为充填胶凝材料也存在一下问题:(1)生产水泥熟料消耗大量的煤、电、石灰石等资源,且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当尾砂中含有硫化物时,硫化物经过氧化形成的酸和硫酸盐会降低水泥充填材料的稳定性;(3)针对超细尾矿或者含泥量较高的尾矿,水泥固化效果不佳,需提高水泥掺量才能达到充填要求,增加充填成本;(4)水泥价格较贵,费用占充填成本的60%~80%。因此,固废研究中心多年以来一直持续不断地研究和开发成本低廉、性能优良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并得到了很好的成果。新型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是采用碱、盐或复合激发剂,对矿渣、粉煤灰、煤矸石、钢渣、赤泥等一类潜在活性的火山灰质材料进行激发产生水化反应,从而制备成一类新型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产品优势1)抗压强度可控。可根据矿山需求调配出不同强度等级的充填胶凝材料,特别是对早期强度(1d、3d)要求高的矿山充填项目,新型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2)凝结时间可调。可调整激发剂的种类和掺量调整充填体的凝结硬化速度,达到矿山充填要求。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全尾矿、分级尾矿和超细粒级尾矿。4)材料成本低。相比较于水泥,可降低30~50%的材料成本。5)节能环保。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不用煅烧。应用情况目前新型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已在河北唐山、内蒙古呼伦贝尔、西藏拉萨、河南洛阳、山东招远等矿山企业得到实际工业化应用,给企业每年节省了几百万的充填成本。
2023-02-03 20:37:46查看详情>> -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
导 读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方面,共提出强化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和舆论宣传引导、强化合法权益保护、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大人才兴企支持力度、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等15项具体举措。关于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工信部企业函〔20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教育部: 《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1月11日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制定以下措施。一、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 (一)强化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深入落实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切实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结合实际优化调整2022年底到期的阶段性政策。加强中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掌握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推广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促进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深化产融对接和信息共享,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制定专门授信方案,高效服务链上中小微企业,促进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落实扩大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以及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开展消费品“三品”(新品、名品、精品)全国行系列活动,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展国际消费季、消费促进月等活动。鼓励大型企业和平台机构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开展跨境撮合活动,为中小微企业开拓更多市场,创造更多商机。(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推动建立原材料重点产业链上下游长协机制,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保障链上中小微企业原材料需求。强化大宗原材料“红黄蓝”供需季度预警,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灵活运用国家储备开展市场调节。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和舆论宣传引导。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作用。深入推进“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政策宣传解读、咨询、培训和技术等服务。充分发挥“中小企助查APP”等数字化平台作用,提供个性化政策匹配服务,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晓率、惠及率和满意率。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讲好中小企业发展故事,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形成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合法权益保护。强化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逾期未支付中小微企业账款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监管,加强投诉处理。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等部门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二、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 (八)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完善企业画像,加强动态管理。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完善服务专员工作机制,支持创新专属服务产品,开展个性化、订单式服务,“一企一策”精准培育,着力提升培育质效。中央财政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到2023年底,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万家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入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举办“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分行业分地区开展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活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中小微商贸企业创特色、创品质、创品牌,促进商贸企业以大带小、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科技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进集群、进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开展可靠性“筑基”和“倍增”工程,持续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活动,提高中小企业质量工程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支持中小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内外标准编制,推广运用先进标准,提升中小企业标准化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品牌创建与培育、咨询评估、品牌保护等服务,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提高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创新管理相关国际标准实施试点,推广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相关国家标准,发布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指引,指导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深入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做好许可使用费估算指引、许可后产业化配套服务。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裁决、调解和仲裁工作,开展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大人才兴企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优化中小企业职称评审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备案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择优派驻一批博士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施“校企双聘”制度,遴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管理导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等服务,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实行“专人对接、即报即审”机制,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构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壮大集群主导产业,促进集群内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组织服务机构、行业专家进集群开展咨询诊断服务活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资源与优质服务资源渠道,提升集群服务能力。2023年培育100家左右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各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共同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2-03 20:37:12查看详情>> -
20元/吨!广西开启兔年第一涨!错峰生产将左右今年行情
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兔年刚开年,广西水泥价格开启新年第一涨。1月29日-30日起,南宁、崇左、百色、玉林、贵港、桂林等区域一些厂家通知上调袋装水泥价格20元/吨。市场消息称,当前广西水泥生产成本依旧高位运行,加之错峰生产时间延长,执行力度较强,广西地区企业库存压力较小,是带动本轮水泥价格上调的重要因素。多家广西水泥企业及当地行业人士称,本轮价格上调预计落实情况良好。“春节期间广西停窑情况执行良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内的库存压力,预计元宵节过后,市场会进一步启动”,广西某大型水泥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另外,中国水泥网调研当地企业了解到,广西2023年错峰生产时间总计130天,其中:一季度50天,二、三季度30天,四季度20天。相较之下,2022年错峰生产计划中,广西区域内水泥窑生产企业每条线全年停窑120天。去年以来,国内水泥行业受房地产态势下行以及疫情反复影响,需求大幅下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21.18亿吨,同比下滑10.8%,创下11年以来新低。受此影响,去年国内水泥行情整体“旺季不旺,淡季更淡”,年末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更是同比大幅下滑40点。广西水泥价格迎来开年第一涨,无疑是当地水泥行业提振行业态势的一次积极尝试,那么放眼全年来看,广西水泥市场将会如何发展?需求端:疫情影响消退,总体需求略有增长与国内绝大多数地区一样,房地产是构成广西水泥需求的关键一环。在2022年,广西市场同样遭受了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强力冲击。广西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8.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低28.2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倒数第二,仅仅好于西藏。水泥价格方面,受需求下滑影响,2022年广西水泥市场一度爆发严酷的市场竞争,出厂价格曾跌至180元/吨左右。全年水泥价格震荡下滑,年底价格较2021年同比下滑超过160元/吨。广西P.O42.5散装水泥价格2022年走势“新的一年,基建需求同比会有所增长,房地产市场或仍难提振,不过随着疫情影响的消散,民用市场会同比略有好转,全年需求预计总体略有向上”,当地某水泥企业表示。近日,相关消息也显示,2023年以来,广西各地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早春行动”,靠前主动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助力广西一季度经济工作实现良好开局。2023年1月份,广西新增开工区外境内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04个,总投资528.29亿元。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推动全区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5.5%的预期目标和6.5%的工作目标,广西将重点抓紧抓实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外贸外资等方面工作。今年,广西将强化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发行、拨付使用首批新增政府债券344亿元,盘活存量土地不低于2500公顷,力争一季度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争一季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00亿元以上。广地某水泥行业人士表示,基建和民用市场将成为2023年广西水泥需求的主要支撑点。供给端:新建产能释放,错峰执行力度左右市场态势从当地水泥企业反馈信息来看,2023年广西水泥需求有望略微增长,但影响当地水泥市场态势的不稳定因素依旧较多,尤其是新建产能的释放,可能加剧当地水泥产能过剩问题,进而威胁市场平衡。“去年和今年广西投产产能会比较多,而且很多都是大线,加上需求改善有限,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更加突出”,当地企业表示。据中国水泥网公布的“2022中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榜”,2022年广西新投产熟料产能达到1187.3万吨,排名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湖南、山东、江西、西藏合计投产产能也才1131.5万吨。2023年,可能还有300万吨熟料产能投产。2022年广西投产(试生产)水泥熟料生产线“近年来,有大量的生产线在广西投建,主要还是看中了广西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西江便利的水运,方便辐射珠三角市场,但是现在各地需求都不好,这么大的产能如何消化,非常关键”,当地某企业表示,鉴于较为明显的供需矛盾,2023年广西水泥市场能否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还是需要看错峰生产的执行力度。当地行业人士更是指出,在当前行业态势下,水泥行业需要同心更要有信心,共同维护好行业发展态势,尽量避免市场态势大幅波动。
2023-02-03 08:41:34查看详情>> -
一年超70条生产线投产!毛利率56%!水泥龙头企业高调布局
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砂石行业运行分析及后市展望》报告中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至少70条骨料生产线投产,新增年产能近4.3亿吨,拟建项目至少293个,总产能超过11亿吨。图:2022年各省拟建骨料项目情况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2022年投产的骨料产能主要位于湖北、重庆和浙江等省份,其中湖北和重庆分别至少新增骨料产能11000万吨和4000万吨。总体来看,2022年中南、华东及西南地区新增产能最多,占全国新增产能的90%以上。除此以外,2022年共有14条年产能达到10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生产线投产,其中规模最大的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石项目一期和中建材瑞昌砂石骨料线年产能分别为5000万吨和3000万吨。图:2022年投产项目产能(万吨/年)图:2022年拟建项目产能(万吨/年)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2022年新增的拟建项目主要分布于中南和华东地区,其中中南地区拥有近五成产能。根据2022年的砂石矿权出让情况,中南地区出让资源储量一骑绝尘,预计2023年中南大区仍将是拟建砂石骨料项目最活跃的区域,湖北、广东等地的待释放产能仍将加速增长。(《2022年砂石行业运行分析及后市展望》报告全文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说到砂石骨料,不得不提的就是水泥行业。就国内市场而言,水泥龙头企业在主业的扩张几乎进入尾声。未来除了存在区域的并购重组之外,水泥企业自建生产线将继续减少。今年及今后,产能置换的项目只少不多。在保证主业稳定的情况下,企业要壮大规模,必须进行适当的产业链延伸,近两年最突出的就是砂石骨料行业。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建材骨料年产能超过2亿吨,排名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华新水泥年产能也达到1.68亿吨。而部分头部水泥企业诸如华润水泥、娲石水泥、万年青骨料年产能仅1000万吨上下。表:2022H1水泥企业骨料产能TOP10(万吨/年)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除了有利于自身平稳运行,骨料的高利润是水泥企业纷纷下场的重要原因。而相较于水泥项目,砂石骨料项目投资周期短,项目建设投资额小,见效更快。近年来,各大水泥企业的骨料业务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图:2017~2022H1年主要水泥企业的骨料业务营收占比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计算,根据天山股份、海螺水泥等九家上市公司2021年公布的年报数据,其骨料业务综合毛利率达到56%。此外,天山股份、祁连山、宁夏建材、冀东水泥和万年青5家水泥企业的骨料业务产能利用率达到64.56%,骨料成为水泥企业增长最快的高毛利业务领域。图:2021年水泥企业的骨料业务毛利率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产能过剩、成本高增、房产趋冷,种种压力迫使水泥企业寻求转型升级。而“水泥+”的业务之中,砂石骨料业务以其广阔市场和可观利润成为企业进行产业链拓展的最佳选择。当前我国骨料行业向规模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发展,过去低门槛、不环保等问题将在政策引导下得到改善。参照国外水泥企业发展路径,我国水泥企业对于骨料的布局既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
2023-02-03 08:40:52查看详情>> -
“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部署7个重点任务
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共提出了包括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等7个重点任务,其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城市(群)建设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工程建造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健康、低碳和高品质为目标的数字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在城市更新、建筑低碳节能、韧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智能建造软硬件平台、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领域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凸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政策原文“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明确“十四五”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形势与需求(一)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镇区域规划、绿色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城市功能提升、生态居住环境改善、城市信息化管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挖掘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跨江跨海超长桥隧等特种结构工程建造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建筑节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型建筑结构突破技术瓶颈,工程设计实现自主研发。但是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领域大部分技术仍处在跟跑或并跑阶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材料、装备及工程专业软件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仍然不足。同时,城市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的需求,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减排目标还需要更多绿色低碳技术支撑。(二)国际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近10年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代表的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在巨型城市区域落实《巴黎气候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逐渐成为焦点,包括基于自然的规划措施、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调整、完善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一些城镇化率较高的国家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部署时,更加关注绿色建筑、低碳城区、适老化社会建设和既有城区建筑改造升级,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优化和城市(群)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城市功能和空间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三)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将从经济主导更多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城市建设方式将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需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与城市运行智慧化水平,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体系设计为总领、以目标导向为主线、以技术突破为重点、以场景应用为驱动,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式,开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和建筑舒适性、健康性、功能性需求,提升建筑宜居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狠抓城镇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建造、绿色运维、绿色消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坚持系统思维与创新引领。围绕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各环节创新主体,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关,加快新技术在城镇化领域的典型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驱动城镇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国际领先、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城市(群)建设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工程建造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健康、低碳和高品质为目标的数字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在城市更新、建筑低碳节能、韧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智能建造软硬件平台、文旅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领域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培养一批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凸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四、重点任务(一)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发展规律与城市体系布局研究,提升规划调控能力,支撑服务国家城市与城市群战略性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空间优化开发、城市(群)及都市圈建设规划设计、城市体检评估等新型城镇化创新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平台。(二)加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系统技术研究。面向城市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阶段,针对我国城市功能宜居、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的发展需求,以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市政设施运维安全高效、智慧智能、集约节约为目标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水平,支撑完整社区、城镇老旧街区(小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既有建筑和工业园区再利用、地下空间高效利用等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规模化工程示范。(三)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面向存量巨大的建筑与基础设施高效运维及街道社区精细化运维等城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开展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促进建筑业与信息产业等业态融合,显著提高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系统协同管控能力、保障设施供给安全,提升城市运维效率。(四)加强绿色健康韧性建筑与基础设施研究。为推进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提高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整合信息化、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在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标准、新型绿色建材、围护结构系统和部品、高效机电设备、高性能绿色建筑、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韧性城市等方面实现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并进行集成示范。(五)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以建筑领域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面向城镇能源系统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能源消费侧的节能减量转变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能源消费侧革命,积极开展城镇低碳发展表征评价方法与监测系统、城市低碳能源系统、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减排与提质增效、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零碳建筑、绿色消纳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推进零碳零排放城市示范。(六)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面向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文物史迹、古建筑、古遗址等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的重大需求,加强文物保护与认知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文物知识挖掘和展示传播技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立完善文化遗产全周期保护修复和风险预控理论与技术体系,保护和共享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支撑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教育和国际交流等。(七)加强文化旅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针对我国文化服务领域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融合不足,以及在提供安全、便利的旅游服务和精准智能旅游监管等方面的不足,研究文化和旅游科技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服务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高端装备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智能服务平台促进文旅行业监管模式变革。五、保障措施(一)完善体制机制,激励自主创新。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和科研评价体制,坚持分类评价与政策激励相结合,使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更好满足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重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系统性,坚持科研工作源于工程、服务工程、引领工程,坚持绩效评价导向,完善同行评议和考评机制,简化项目申请程序,优化完善过程管理。(二)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投入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充分运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着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对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社会资金参与的创新投入机制,推动建筑业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统筹基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城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对符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建设领域和建设方向的行业重点研究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培育进入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序列,不断提升行业重点科研平台的发展水平。(四)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加快培养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重点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发展,建设行业专家智库。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独立性和原创性研究。(五)推动科技成果示范应用与试点推广。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城镇化基础条件好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迫切的重点领域,围绕智能建造装备、低碳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开展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试点示范,形成有效的经验和模式,选择标杆企业和产品进行推广。(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及行业组织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科技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华设立相关领域研发机构。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3-02-03 08:39:53查看详情>> -
华体(中国)年产9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及30万立方米干混砂浆项目 受理公示
详细信息项目名称年产9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及30万立方米干混砂浆项目受理时间:2020年10月22日--2020年10月28日企业名称华体(中国)建设地点伊川县彭婆镇申圪垱村受理日期2020-10-22办理部门审批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洛阳市永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办件状态受理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379-69352277
2023-02-03 08:38:42查看详情>>